《东华大学报》
出版时间:2017-12-30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忘初心辞旧岁凝心聚力谱新篇

——————东华大学2018年新年贺词





  全体师生们、海内外校友们、各界朋友们:
  2017年即将过去,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东华大学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的祝福!
  2017年,对我们来说,是不凡而难忘的一年。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对接国家“双一流”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强化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以开放办学为动力,弘扬特色校园文化;以建章立制为保障,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全校师生员工不忘“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初心,按照“12345”内涵建设和“12211”外延拓展思路,凝心聚力、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学校各项事业稳中有进!
  这一年,我们立足中国特色,瞄准世界一流,纺织科学与工程成功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学校迈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以学位点增列为契机,调整学科布局和学位点分布,申报增列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发展呈现“高峰”伫立、“高原”崛起的新生态。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纺织科学与工程获评A+,位列本一级学科前茅;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纺织科学与工程Ⅰ类高峰学科绩效评价为优秀。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数学入围ESI世界前1%学科领域。科教融合取得新进展,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获奖等级的历史新突破;再获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另有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非牵头单位),成为全国近两年获此类专项最多的单位之一。与松江区政府签署深化推动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再添新翼。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这一年,我们以落实巡视整改工作为契机,全力推进新时代学校内涵式发展。推动“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开设“锦绣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获评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培育校。马克思主义学科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机关职能部处整体换届,形成打基础、利长远、谋改革、求发展的工作导向。大学生思想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校易班工作站入选全国高校十佳易班工作站,学校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尚创汇”众创空间入选科技部2017年国家级众创空间。建强思想政治队伍和党务工作者队伍,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三全育人”格局已然形成。
  这一年,我们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学校与国际人事管理制度接轨,面向全球招聘学院院长,发挥先进低维材料中心、上海国际时尚创意中心、纺织科技创新中心等特区优势,汇聚高层次人才。我们聚焦人事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为核心的教师选拔和聘任管理体制、以质量和绩效为导向的岗位设置和教师分类管理体系、基于学院目标任务完成度的考核和奖励制度、规范灵活的薪酬分配体系,学校获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广大教职员工拥有更多获得感。一年来,教师队伍人才辈出,教育部长江学者、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巾帼文明岗、东方学者、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全国二等奖及上海一等奖……金杯银杯背后,是老师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口碑。
  这一年,我们不断拓展合作与交流。持续开展中英人文交流,融海派文化与高新技术及材料于一体的科技旗袍参展爱丁堡艺术节。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学校举办首届纺织服装产业“一带一路”产能国际合作高级研修班,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尚流行变迁研究项目,推进“中非高校20+20合作”教育援非,举办中肯纺织产业合作论坛等活动推进中非文化交流。我们寻求社会合作共建,新增东华大学体育专项发展基金、 (下转1、4版中缝)

东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5173次访问,全刊已有2644528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