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报》
出版时间:2018-03-30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原始创新紧握在自己手中

———访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纺织学院研究员丁彬□记者 向娟








  科研工作中,他最喜欢玩“跨界”,一路从化学、材料“玩”到了纺织、纳米纤维,带领团队破天荒地把陶瓷“玩”得比丝绸还软;他还爱玩产学研合作,跟企业一同推进产业化,把高科技成果送到生产一线。他常说,原始创新是科研立身之本,只有把原始创新紧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断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他是一个“75后”,却早已将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纤维学会杰出成就奖等荣誉收入囊中。最近,他又入选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他,就是我校纺织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纺织学院研究员丁彬。
  停不下来的“跨界”
  本科学化学、硕士学材料、博士和博士后专攻纳米纤维,到了东华主要研究功能纤维和纺织品,说起丁老师的求学和工作经历,用“跨界”二字来概括,再合适不过了。
  2000年,25岁的丁老师放弃东北某高校原本稳稳当当的教师工作,选择自掏腰包赴韩国全北国立大学读研深造,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趁着年轻拼一把”。正是从那时起,这个原本化学科班出身的东北小伙,开始接触到高分子材料、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等化学之外的学科知识,一片新的科学天地自此打开。结束了韩国两年半的硕士学习后,丁老师又东渡日本,在与早稻田大学并称日本私立大学“双雄”的庆应义塾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他不仅专注于基础研究,更深受当地注重产业化应用的影响,在学校产业园里与日本丰田、帝人化学、东丽等多家知名企业合作,进行科研成果转化推广。丁老师说:“化学、材料、纺织,正是这些多学科的学习背景和研究经历,让他做起科研特别是在开展创新型研究上如鱼得水”。
  做科研就要敢争“独一份”
  说起二氧化硅,学过化学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它是陶瓷的主要成分之一。可是你能想象通过科学方法,这原本又硬又脆的物质一改往日“硬汉”形象,突然变得“柔情似水”起来了吗?不仅可弯曲,还可折叠。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丁彬老师团队在柔性陶瓷上作的研究了。
  根植于原始创新的思想并经过多年科研攻关,丁老师带领团队师生突破性制备出柔性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并实现了其在高温隔热方面的应用。通俗地说就是,他们把陶瓷做得比丝绸还要柔软,用这种柔性陶瓷纤维做成的隔热材料克服了传统颗粒隔热材料易脱落的问题,可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船舶、建筑、消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而这项将纯陶瓷进行柔性化的技术在国内甚至在世界同行朋友圈里还鲜少有人实验成功。
  类似的例子还出现在团队对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的研发上,目前室内净化装置多采用粉体催化剂分解净化空气中的甲醛、苯等室内有机挥发性气体,但粉体较轻且很容易就被风吹跑,难以固定。一旦用粘结剂固定粉体,又会影响其分解净化活性。面对这一矛盾,丁老师团队破天荒地把空气净化所需的相关催化剂二氧化钛直接做成了柔性纤维,纤维状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无需粘结剂固定,大幅提升了催化剂的活性和使用寿命,突破了传统颗粒状催化剂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这项技术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同样是国内乃至世界少有。
  丁老师坦言,跨学科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他常容易“弯道超车”,另辟一些大家不太想走也不太敢走的蹊径,团队很多成果都受益于此。“但根子上还在于我们坚持原始创新。什么叫原始创新?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说白了就是‘独一份’,我们做科研的,特别是大学做科研的,少不了这股闯劲儿,要敢争这‘独一份’!”
  “这些年苦过,却没觉着累过”
  六点起床,七点到实验室,晚上十一二点进家门,一周工作六天,一个月休息一两天,这是丁老师在国外求学时的作息时间表。回国后,到了东华工作,这样的作息依旧没有大变。丁老师的爱人常“数落”他:“把家当成了宾馆!”“这样的工作节奏累吗?”面对记者的提问,丁老师不假思索地说了俩字———“不累”。他说,读书的时候是真苦,刚到日本时因为是自费生没有奖学金支持,为了解决住处,自己曾经在实验室连续打了四个月地铺,最苦的时候连续几个月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常常是用一包泡面甚至一个饭团维持温饱。工作以后,特别是回国后也有过一段科研沉寂期。“说一点不着急是假的,但做科研就得耐得住寂寞,心态要好,与其天天叫苦喊累,不如静下心来想想问题在哪,自个儿能做点什么改变现状。”
  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心态,经过长期的默默耕耘,丁老师带领着自己的团队逐渐迎来了收获时节。结束采访时,丁老师感慨地说道,自己在国外学习生活了那么多年,回国后真切感受到祖国的进步与强大,“这背后是科技进步的支撑,我和我的团队愿为这进步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东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3393次访问,全刊已有26403275次访问